《中国职业医学》
从“农业能人”到“新型职业农民”的蜕变 —
杜旭,烟台市牟平区大窑街道新福村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近来成了村里的新闻人物。一座占地4公顷的标准矮化砧苹果示范园拔地而起,整地、修路、栽树、挖池塘、建大棚,每天村民都可以听到轰鸣的机器声,看到忙碌的人群。仅用一年多的时间,一片荒地已变成现代化的家庭农场,这位村民眼中的农业能人也蜕变成一名新型职业农民。“我的成长离不开农广校,是农广校培养了我”,杜旭如是说。杜旭的蜕变过程也正是牟平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一个缩影。
善于琢磨,农民中的小发明家
杜旭是个闲不住的人,喜欢刨根问底,经常参加各种科技培训班,还自费到外地考察,结交了许多专家教授和农民土专家。他多年来致力于壁蜂应用的研究工作,通过对壁蜂生活习性的观察,研究发明了新型壁蜂巢,并于2010年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新一代壁蜂巢使用方便,省时省工,成本低,一次投入多年使用,可根据果园放蜂量自由组合,预防鸟害和寄生害虫对壁蜂造成危害。农民一次购入可连续多年使用,每667平方米(1亩)可为农民节约生产成本60~90元。该壁蜂巢年推广应用面积1300多公顷,每年可为农民节约生产成本120万~180万元。该项技术在牟平进行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区委宣传部制作了专题片,作为农村党员远程教育资料片在全区发行。像新型壁蜂巢一样,大樱桃防雨设施、全自动喷药装置等发明,都是杜旭在生产实践中琢磨出来的,先后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受到了农民和农业科技工作者的青睐,2013年他被烟台市牟平区政府授予“烟台市牟平区科技能人”荣誉称号。
善于经营,农民中的能人
杜旭原来只有土地0.7公顷,且比较分散,作为一位农民,他深知土地的重要性,别人不种的地,他就转包过来,为使土地能成规模,他甚至用自己的好地换别人的差地。经过多年的积累,采用承包、流转、交换等多种方式,土地规模越来越大,且逐渐成方连片,土地发展成2公顷。发展农业需要大量的资金,通过对壁蜂多年的研究积累,2009年他成立了烟台市牟平区福泽壁蜂专业合作社,担任理事长。小壁蜂成就了大产业,良好的信誉使他的壁蜂销往云南、新疆、北京等全国各地,每年销售壁蜂茧1000万头,壁蜂巢5万组,年收入达到10余万元。为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每年挣的钱都投入到农业中去滚动发展,经过几年的发展,原来的老果园全部改掉,新发展大樱桃2公顷,挖了0.67公顷的鱼塘,年收入达到20余万元。在农业上小有成就的他,骨子里有一种不服输的性格。他常常思考,如何改变几千年来对农民的偏见,让中国的农民也像发达国家的农民一样,成为一种体面的职业?
善于学习,完成新型职业农民的蜕变
杜旭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乐于接受新事物,经常在电脑、手机、微信中学习新知识,同全国各地的同行和专家进行交流。2014年,是杜旭事业上的分水岭,当年他参加了农广校组织的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班,以往参加的培训多是生产技能方面的知识,这次培训过程中的经营管理培训内容深深吸引了他。如何防范农业市场风险?如何销售农产品?如何创办适合自己的农业经营主体?如何才能成为一名新型职业农民?有着丰富农业实践经验的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成为班里最活跃的人物。学习后,他的思路大开,马上为自己的产品注册了二维码,在电脑上销售自己的苹果和大樱桃。通过学习,他知道可以利用国家的农业扶持政策实现创业,于是他成了区农广校和农业局的常客,经常去咨询农业政策方面的信息。村里有4公顷土地,由于承包者经营管理不善接近荒芜。得知区里出台扶持矮化砧苹果栽培的政策后,杜旭通过考察确定矮化砧苹果这种栽培模式省工、省力、产量高,适合机械化管理,是苹果现代化栽培的发展方向。他果断将这块土地转包过来,建立了矮化砧标准苹果示范园,享受到区里专项扶持资金20余万元。利用培训期间建立的人脉关系,他还建立了1.3公顷的苗木基地,培育的优质果树苗木每年都被学员和周围群众抢购一空,年增收入20余万元。2014年,他注册成立了烟台市牟平区增富山家庭农场,被烟台市政府评为“烟台乡村之星”。2017年,他注册了“增富山”牌商标,被山东省政府评为“齐鲁乡村之星”,增富山家庭农场被评为省级示范场。作为农民创业的典型,增富山家庭农场已发展到7公顷,通过果业生产、壁蜂养殖与销售、壁蜂巢制作、果树苗木繁育,年收入可达到50余万元,他实现了从农业能人到新型职业农民的蜕变。
上一篇:兽医的几种职业形态
下一篇:没有了